在接近零磁场的环境中,使用一束圆偏振激光(泵浦光)将所有气室中的原子“泵浦”到同一个量子态上,使其自旋方向排列一致(极化)。此时,原子对激光的吸收率最低,气室变得透明,透射光强达到最大。当存在一个极弱的待测磁场时,会破坏原子的极化状态,使其重新分散到不同能级。这导致原子对激光的吸收率增加,气室透明度下降,透射光强减弱。我们通过高信噪比的信号处理电路,精确监测这束透射激光的强度变化,进而实现对微弱矢量磁场的高灵敏度测量。该原理并非直接“读取”原子的进动,而是通过监测原子集合整体极化度的变化来反演磁场,从而能在零场点附近具有无与伦比的灵敏度。
一束线偏振的泵浦激光使原子气室中的原子自旋极化,制备好一个宏观的磁化矢量(Mz)。通过一个线圈在原子气室上施加一个频率可精确控制的射频(RF)磁场。当射频磁场的频率与原子在地磁场中的拉莫尔进动频率恰好相等时,会发生磁共振。此时,原子会吸收射频场的能量,其自旋方向被扰动,导致其对泵浦激光的吸收率发生周期性变化。通过监测透射光强的这种调制信号来精确判断是否达到了共振点。电子系统通过闭环反馈,自动扫描并锁定在这个共振频率(f)上。根据公式 |B| = f / γ (其中γ是原子的旋磁比,一个不变的物理常数),直接计算出环境总磁场的绝对值。锁定在原子的本征共振频率上,因此具有天生的绝对准确性、卓越的长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,且无需任何校准。